立秋≠入秋!三伏过半,来看健康提示
文章导读: 立秋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,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。“立秋”带来的首先是天气的变化。从这一天开始,天高气爽,月明风清,气温逐渐下降。... 详细内容如下
立秋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,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。“立秋”带来的首先是天气的变化。从这一天开始,天高气爽,月明风清,气温逐渐下降。
立秋的“秋”不明显。有统计数据显示,在立秋日,我国有超过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仍“坐拥”夏天,仅仅比小暑、大暑略微缩小一些。
养肺润燥
情志调养
起居调养
此秋非彼秋
立秋的“秋”不明显。有统计数据显示,在立秋日,我国有超过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仍“坐拥”夏天,仅仅比小暑、大暑略微缩小一些。
民谚说:“小暑大暑不是暑,立秋处暑正当暑”,这前半句是太夸张,而后半句又太真实。民谚还说:“立秋过后,还有老虎一头”,指的就是以热著称的“秋老虎”。
气候特点
立秋后养生
入秋以后,气候逐渐转凉,同时天高气爽,空气干燥,传统医学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“秋燥”。“秋燥”有温凉之分,一般认为早秋气温尚高,艳阳高照,故表现为温燥;晚秋气温下降,天气转凉,为凉燥。无论温凉,总是以皮肤干燥、体液缺乏为特征。
因此 ,秋天养生应以注重防止燥邪对人体的伤害,这样才能养护好体内的阴气。而“燥邪”首当犯肺,又根据“燥则润之的原则”,故养肺润燥是关键。
心态平和,少“悲忧”:这主要是因为,初秋时节,大自然逐渐出现了肃杀的景象,人容易产生悲忧的情绪,此时应调整好心情,注重收敛神气、宁神定志,做到内心宁静。同时,秋季天高云淡,适当参加一些郊游或者登山等活动,登高望远,非常有助于缓解悲忧的情绪。
调摄重“收”, 早睡早起:秋天天高风劲,使肺气收敛,因此睡眠应做到“早睡早起”,早起可以“使肺气清”,早睡既可以“收敛肺气”,又可以“使志安宁”,这与《黄帝内经》提出的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是一致的,秋冬季天地万物开始收敛,人也要“收敛”,即养阴。
立秋≠入秋!三伏过半,这些健康提示您要注意哦~~
进入10月,温补、护阳的10-19 16:04
谨防细菌性食源性疾病!09-02 11:25
“秋老虎”来袭,不可大意09-02 10:56
八月除湿正当时09-02 10:35
为什么会经常手抖?你知道08-30 07:59
近期专家停诊、改诊信息公11-12 16:25
近期专家停诊、改诊信息公11-11 08:03
中医骨伤科 新聘专家钟鲁11-07 10:25
近期专家停诊、改诊信息公11-06 16:07
近期专家停诊、改诊信息公11-04 08:23

版权所有: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
医院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兴化路11号
咨询热线:010-6407 0199 010-8069 7553
开诊时间:上午8:00—12:00 下午13:00—17:00
京ICP证09111216号 自游侠技术支持
Copyright1911-2012 www.dongcheng120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提示: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。所有门诊时间仅供参考,最终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。 网友、医生言论权代表其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,请谨慎参阅,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。
温馨提示:交通拥堵,建议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使用其他绿色出行方式。